欢迎访问法院在线网 登录|

当前位置: 法院文化 :正文

青年法官永葆“四心”,司法事业才能常新

时间:2021-12-29    作者:佚名     来源:重庆法院网 1

  

  青少年是民族的希望、国家的未来,青年法官则是中国司法事业蓬勃发展的生力军。使命在肩,每一位青年法官都要深刻认识到,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征程中,只有真正做到永葆“四心”,才能无愧于时代、无悔于青春。

  青年法官永葆“信心”,中国司法事业才能常新。“四个自信”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重大创新理论,也是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的重要理论支撑。青年法官,要始终坚持中国司法制度自信,自觉抵制西方三权分立思想的侵蚀,纠正“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”的错误观念,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法治文化滋养心灵。当下,全面深化司法改革正有序推进,众所周知,改革就涉及到破旧立新,而这个过程往往是伴随着困难与探索。作为青年法官,应该摆正心态,正确认识改革的意义,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,自觉将思想、行动统一到改革的要求上来。

  青年法官永葆“恒心”,中国司法事业才能常新。“人贵有志,学贵有恒。”人的一生是不断努力、不断学习的过程,尤其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,作为青年法官更应该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,不断扩展学习的宽度和深度。新事物、新型纠纷不断涌现,青年法官正面临各种新类型案件的考验,如果缺乏相应的知识储备和积累,难免在遇到问题时无从下手。坚持业务知识学习和政治理论学习齐头并进,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学懂弄通其伟大要义,以此指引我们的司法事业。

  青年法官永葆“爱心”,中国司法事业才能常新。人民法官为人民,人民法官人民爱。司法通过纠纷化解,匡扶正义,司法不仅仅是将书本上的法律运用于实际纠纷的过程,在此过程中更要传递司法的温度、彰显其品格。青年法官在案件裁判过程中要始终秉承良知与爱心,力求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,向社会传递正能量,将司法为民的宗旨落到实处。尤其在群众法律知识欠缺的情况下,耐心解答其疑惑,将司法的阳光照进群众的心里。

  青年法官永葆“细心”,中国司法事业才能常新。青年法官作为青年群体,在社会阅历与人际交往方面必然处于年轻阶段,经验尚浅。青年法官应养成良好的工作、生活习惯,规范自身言行,净化“朋友圈”,不碰“高压线”。尤其“八小时”之外的时间,更要时刻紧绷廉政弦,注重细节,不贪小便宜,真正做到正常交往不逾矩,防止“温水煮青蛙”。

 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,中国司法事业跨入了新时代。青年法官应该抓住机遇,迎着改革的春风,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,用自身行动为中国法治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,做出应有的贡献。

  


原文链接:http://cqfy.chinacourt.gov.cn/article/detail/2021/12/id/6408149.shtml
[免责声明]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,仅供学习交流使用,不构成商业目的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。

热点图片
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,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。法院在线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。
本网部分转载文章、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,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。
北京法行天下法律咨询有限公司主办--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
法院在线网 w.fyzx.org.cn 版权所有。
联系电话:010-57028685 监督电话:1501059698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10-57028685
地址: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
客服QQ:871104617
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