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法院在线网 登录|

当前位置: 巡回法庭 :正文

最高人民法院权威发布!内蒙古法院一案例入选第八批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案例

时间:2025-02-25    作者:佚名     来源: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 1

  通辽市扎鲁特旗法院乌力吉木仁法庭设立于2012年,辖区面积2168平方公里,总人口15400人,审判团队均为女性,被称为“草原上有温度的女子法庭”。近年来,法庭大力践行和发展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通过推行“专业审+督促执+多元调+源头防”模式,形成借款合同全链条解纷“闭环”,绘就了民族地区乡村和谐“枫”景。法庭先后获得“全国法院先进集体”“全国巾帼文明岗”等荣誉,法庭庭长先后荣获“全区优秀法官”“全国优秀法官”等称号。

1

  一、强化巡回审判,夯实“专业审”基础实现一站解决

  1、培育务实管用解纷机制述

  创新用好“那顺调解法”这一通辽地区新时代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系统性理念方法,形成铸牢“一个”公平正义法魂,践行“五项”为民司法承诺,运用“三种”调解模式,促进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一体推进的工作机制。2021年以来,受理借款合同案件322件,巡回审理173件,其中调撤结案298件,调撤率92.5%,无发改信访案件,服判息诉率100%。

  2、落实一体化巡回办案模式

  针对借款合同纠纷,深入落实“巡、立、调、审、执”人民法庭一体化巡回办案模式,在辖区内设立10个巡回审判点,年均53.7%的借款合同纠纷在巡回审判点审理,并邀请村委会人员等旁听庭审、参与调解,通过巡回立案、巡回调解、巡回审判、巡回执行、巡回普法将案件审理、普法宣传、便民利民融为一体,实现“审理一案、教育一片”。

  3、推行繁简分流提升解纷效率

  对于符合小额诉讼适用条件的借款合同案件,向当事人释明,强调“依法适用”,在“简、快、准”的良性轨道上提升解纷效能。2024年以来,小额诉讼适用率25.62%。

  二、探索执前路径,开启“督促执”模式巩固末端成果

  1、推行“以保促执”

  坚持立案前主动向当事人发放《财产保全告知书》257份,引导当事人办理保全申请,通过保全手段促进案件实现调解,并为后续可能到来的执行打牢基础、提供保障。

  2、实行判后答疑机制

  对法庭判决和调解的涉借款纠纷开展判后答疑和调后释明工作,讲明不履行生效义务的后果,促进当事人诚信履行,法庭判后答疑和调后释明覆盖率达100%。

  3、推行“督促执行”举措

  把“督促执行”作为全链条化解借款合同纠纷的“最后闭环”抓紧抓实抓好,建立案件台账,对生效借款合同案件定期提醒义务人主动履行。同时,依当事人申请在执行立案前督促义务人及时主动履行生效文书义务,从源头上减少进入执行程序的案件数量。2021年以来,成功执前督促履行案件193件,履行标的490.82万元。

  三、提升协同合力,打造“多元调”体系助力前端化解

  1、促进多元共治联动

  落实“代表委员+法院”机制,广泛邀请代表委员参与化解纠纷,促进密切联系群众、拓宽监督渠道、收集社情民意,实现依法履职和参与社会治理相融合。2024年以来,代表委员参与化解纠纷7件,化解成功4件。强化“四所一庭”协同联动,不断加强矛盾纠纷信息共享、矛盾纠纷研判预警、疑难纠纷联动调处、调解协议司法确认等工作,实现资源共享、优势互补,推动多元解纷“破圈”融合。2023年以来,组织参加联席会议16次。借力基层治理网格,充分发挥基层网格员“人地两熟”优势,通过“网格+协助送达、协助执行”等模式推动纠纷有效化解。2021年以来,法庭诉讼调解借款合同纠纷案件298件,与各联动部门协作化解277件。

  2、做实指导人民调解

  编写《矛盾纠纷调解指引》,着力为人民调解员掌握调解原则、实务案例、相关法条提供“一站式”解决方案。开展调解员集体业务培训4次220余人次,采用专题学习、旁听庭审、参与调解等方式,不断提升调解员的解纷能力。

  3、持续深化“庭村共建”

  与当地嘎查村签订“庭村共建”协议,在机制保障、能力提升、多元解纷、普法宣传等方面强化协作共建,通过“庭村共建”以点带面辐射推动“无讼”嘎查村(社区)建设工作。目前,已创建6个“无讼”嘎查村,努力实现把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、化解在基层。

  四、聚焦关口前移,健全“源头防”机制赋能基层治理

  1、构建“法庭+N”机制

  针对借款合同纠纷占比较高实际,主动搭建会商平台,加强与监管部门、辖区金融机构的沟通协调。2021年以来,组织座谈会4次,通报借款合同纠纷案件成诉态势,分析存在问题,协商解决对策,共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。

  2、推行“订单式”普法

  通过向企业群众普及民间借贷、金融借款、非法集资犯罪等法律知识,着力强化辖区企业群众防范非法借贷的意识和能力,以普法宣传“小杠杆”撬动金融安全“大治理”。2021年以来,“送法进企业”32次、“送法进村屯”900余次、为政府提供法律咨询27次。

  3、强化“可选择”引导

  依托辖区党政工作平台和各类宣传媒介,刊载发放调解宣传册、非诉讼纠纷解决倡议书,加大对非诉讼纠纷解决的宣传指引。在案件受理前充分释明非诉解纷优势特点,鼓励和引导当事人优先选择成本较低、对抗性较弱,有利于修复关系的途径化解纠纷。

24小时法律在线
热点图片
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,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。法院在线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。
本网部分转载文章、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,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。
北京法行天下法律咨询有限公司主办--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
法院在线网 w.fyzx.org.cn 版权所有。
联系电话:010-57028685 监督电话:1501059698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10-57028685
地址: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
客服QQ:871104617
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